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於2019年末與神戶設計中心合作,共同簽署了台日社會設計合作備忘錄,並於台北和神戶展出「LIFE IS CREATIVE」大展,在12月時展開了防災設計創新行動,搭配論壇與工作坊啟動活動。
防災設計論壇邀請三位講者分別從不同面向談防災議題,第一位是台灣的科技防災研究中心的劉怡君博士,談台灣在面臨不同災害後,國家系統是如何因應。第二位是日本東京墨田區都市計畫部秋山和荣小姐,從地方行政角度談社區防災與以及如何用社區營造手法推動防災都市更新。最後是日本Art+的永田宏和代表來談防災專案與產品開發、親子防災教育訓練以及國際防災知識在地化經驗。
第一部分:
台灣的災害管理與防災社區發展
台灣的災害防治領域比較缺少跨領域的合作,特別是藉由與設計師合作,希望未來能將防災變得更生活化。台灣的防救災體系發展歷程都與重大災害有關,在1959年八七水災與1964年的白河地震之後,政府以行政命令推動了「防救天然災害及善後處理辦法」,在1994年華航名古屋空難後,推動「災害防救方案」,1999年發生了集集大地震,促發了2000年「災害防救法」;2009莫拉克颱風後,促成了台灣防災政策與系統的改正,建構完備之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級政府整體災害防救體系。
在九二一地震慘痛經驗下,遇到緊急通訊機制不良,全台電力與通訊中斷;震災搶救技術不足,沒有搜救犬與設備;中央地方步調不一,沒有協調機制;救濟物資湧入成災難,沒有經驗;交通混亂管治困難,地方也受災,以及法令缺乏應變無章。而九二一地震後帶來的改變包括發布緊急命令,成立重建委員會,取法阪神大地震,並有計畫大規模重建;接受聯合國國際搜救隊(INSARAG)來台救援;接著制定災害防救法,成立行政院災害防治委員會,逐年開始有組織地訓練與討論;·成立空中消防隊以及國家特種搜救隊;調整國家搜救中心、整和緊急救災救護指揮;規劃防災避難空間,設立物資備援中心;加強科技防災及支援救災的研究,用在預警與應變上。災害傷亡人數逐年下降,代表防災的應變是有進步。
在中央災害防救體系與架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災害是分屬於不同部會負責,而全國災害防救體系中,也能了解中央地方政府對防災分工的架構。中央與地方的災害防治應變中心與應變計畫,有直向與橫向的聯繫,串連起災害防治辦公室幕僚、執行、科研、搶救人員、協力單位。在分工體系下,防災科技中心扮演災害防救工作之相關諮詢,加速災害防救科技研發及落實,強化災害防救政策及措施。包括推動全球災害事件簿、災害情資網、防災易起來,防災社區等業務。
當災害應變能量不堪負荷時,災害強度可大於工程的防護,社區因應能力不足,使得災情擴大。這時「自助、互助、公助」的精神就非常重要,推動防災社區就是建立安全家園,希望民眾在了解社區面臨什麼樣的災害風險?當災害來臨時該怎麼辦?災害發生後可以做什麼?透過社區防災網絡啟動區域社區調查研究、評估、組織、實作、推廣,達到減災、避免災情擴大、並且降低災害衝擊。
在中央災害防救體系與架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災害是分屬於不同部會負責,而全國災害防救體系中,也能了解中央地方政府對防災分工的架構。中央與地方的災害防治應變中心與應變計畫,有直向與橫向的聯繫,串連起災害防治辦公室幕僚、執行、科研、搶救人員、協力單位。在分工體系下,防災科技中心扮演災害防救工作之相關諮詢,加速災害防救科技研發及落實,強化災害防救政策及措施。包括推動全球災害事件簿、災害情資網、防災易起來,防災社區等業務。
中心在推廣社區防災的議題時,對社區民眾來說「防災」是較不吉利的話題,使防災科學人員在教育傳播面時常吃閉門羹。儘管災害資訊公開透明,但在查找災害資訊時還要搜尋不同部會,那會增在資訊情報搜尋的負擔,因此中心建置了災害情資網,整合、轉譯跨部會的資料。災害潛勢圖則是能供民眾查找自己居住的地方是不是在土壤液化、土質鬆散地區。過去這類資訊不大好理解,而現在政府逐漸將災害情報製作成圖示化資訊,甚至也與LINE合作國家災害防救中心官方帳號,即時預警頻道,使防災更親民。
第二部分:
國家、地區、城鎮,墨田區民眾
一起做些什麼?
東京的墨田區分為北區與南區,由於南區是關東大地震和東京大空襲的區域,因此當時幾乎被燒光了,所以南部區域的街道是被重建過後的區域,道路城市規劃整齊。然而北區則因為沒有受地震火災影響,所以多保有木造的老房屋,被認定為東京最容易發生火災的區域。在東京都23區中,有一份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地域危險度測定調查」,其中墨田區的南區是最危險的區域之一,此外,在多個町目單位中,墨田區的墨田3、4丁目和京島2、3丁目是危險中的危險。[1]
日本中央政府會針對危險的地區要求改進,例如國土交通省就規定須能確保災害時住戶得以自立避難的路徑、須能確保避難場所本身的安全性。這樣的安全避難路徑網絡主要道路必須六米寬,而區域道路則是要四米寬(註:四米是建築基本法,六米八米是在社區消防車轉彎的寬度)。這對墨田區公所來說,在開避難道路時會遇到道路徵收的問題,因此為了爭取當地居民認同,其實公所相關單位從三十年前就開始跟居民搏感情,區公所認為,「只是一味地光跟居民說很危險,是無法獲得共鳴。」因此必須花時間與區民溝通,並形成推動策略。
這樣的防災策略跟都更社區營造有些類似,在京島區域進行了防災城鎮發展計畫,裡面有三個計畫內容,首先要徵收逃生道路的土地,改建為每一百公尺就一個方便逃生的六米寬的生活道路,再來是建築計畫,是蓋一棟社區住宅是給道路徵收的居民居住,最後是建設社區避難所以及相關設施,[2]像是在最危險的京島區就放了最多蓄水區。
對區公所來說,就是要想辦法讓大家逃生。都是與社區居民討論,在他們許可下才可以推動。在墨田區每個丁都有一個丁協議會,大部分都會來參加區公所舉辦的城鎮發展協議會,最危險的京島區在三十年前就開始辦協議會,很多協議會是在地區民自發討論,硬體由區公所主導,軟體由居民主導,硬體面公所的社區營造禮賓人員會一間一間登門拜訪,業務包括用地交換、建築改建等支援也會是公所禮賓人員的檢討業務。而針對改建方案,公所也有不燃化補助計畫,若沒有太多預算改建的話,也有耐震結構補強計畫。[3]軟體面居民展開防災運動會、水資源簡易滅火避難計畫等活動。
東京墨田區都市計畫部的秋山代表表示,京島區域保衛巷弄家園的意識越來越強,1995年後區公所就沒有再辦活動,都是居民自己動起來,所以社區防災最重要的事區民如何自立自強做防災。而且身在最危險區域的居民們,即使歷經了一開始不願搬走或是不願接受徵收,到後來漸漸理解為什麼要改建社區,到最後對自己的家園京島區有一種感觸「即使不安全,但是是令人安心的街道。」
第三部分:
NPO在防災議題裡扮演的角色,
用有趣的方式推動教育訓練
最後一個部分是由NPO +arts(NPO法人プラス・アーツ)的永田代表分享。NPO +arts的宗旨是支援社區提高個人的防災意識,透過有趣、創意的方法提高防災力。在介紹活動案例之前,先介紹NPO非營利組織活動的哲學與理念,+arts認為若要提升社區防災意識與力量,必須透過風、水、土和種子。這樣的概念讓區域內不同世代都抱持關心、不僅有意願參加防災活動,更願意參與營運。
👉水的人:伴隨著土地,持續提供水分,居中支援
什麼是「風、水、土、和種子」?是參與者分別的角色
👉的人:居留於本地紮實地深耕、持續型存在的人
👉風的人:將種子帶到土地,帶來刺激
👉種子:是不同的活動或計畫
那風的人帶來的種子有什麼樣的意涵呢?若播種時能否開花結果的前提是看土地是否營養,也就是社區本身的居民要能夠互助合作,那就是好的社區。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以前大家談的古老的社區意識。然而伴隨著經濟成長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社區意識已經越來越薄弱了,所以才需要地方創生對吧?是否需要改變土地土質?但不簡單,所以要改良種子品種,因為土的人包袱很多,且想像力不足。那水的人的角色呢?對於土地貢獻一直加水也不能改變土質,因此若要能傳播突破困境的種子,就需要風的人。
這樣的種子要有魅力,要有趣、要好玩、要讓人感動、令人興奮、酷炫、非日常如夢一般的,不能是封閉的空間,而是讓多元的人可共同參與。在企劃時要「留縫隙」、「+Creative」的思維。換言之,不可以讓人成為過客,而是要一起跳進來一起參與,特別是在防災議題中。彼此保有成長空間,才是好的「種子」,透過「+Creative」思維灌輸養分,讓種子充滿魅力。
👉土的人:需要支援的在地居民
對NPO +arts來說,防災議題的分別角色
👉風的人:帶來刺激的外部人員,也就是NPO +arts
👉水的人:支援本地町內會、自主防災組織、家長會、爺爺會、婦女會、孩童會、地方政府、社會福利協議會、公民館、兒童館、學校、企業等團體
👉種子:NPO +arts研發的各種防災訓練教育專案
+arts展開的創造性活動分為三個步驟
- 第一步:做研究、訪談災民,開專案創造種子,創造大家參與的空間。
- 第二步:設計活動,像是主打家族型邊玩邊學習的新型態防災訓練專案、防災玩具嘉年華、親子的大白熊防災露營、結合運動與社區與高中大學生防災運動會。
- 第三步:創造「場合」和「育成」,將防災專案內容延伸到企業、商場、員工訓練,讓種子能散播到不同場域。另外所有專案都有推廣教材與使用方法,讓整套種子能持續向下扎根,甚至到不同國家用相同的防災語言做訓練交流,讓防災經驗能國際在地化。
永田代表認為這過程最重要的事是「將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與想法中」,舉例來說:怎麼去界定台灣與日本都有的防災士考試的活用意義,有豐富經驗的防災士即使擁有很多的知識,但是若無法融入參與社區,那就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且防災士不是防災教育士,防災教育的專業和個別防災專業是兩回事。因此不應只是培養防災士,而是也要教導防災士成為教導的種籽,不然很多政策計畫或是制度都會淪為官僚形式,更重要的是不有趣、甚至很無聊。
在日本另一個現象是企業防災都要交很厚的報告書,因此衍伸出很多顧問公司,遇到的瓶頸就是做完報告後就結束了,底下的員工沒有人真的知道報告內容是什麼。所有各地的手冊都是做完後就結束了。當然基準手冊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將知識滲透給所有市民或員工。
經過一整天的台日防災論壇,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台灣與日本在防災議題上不同面向的進步,嚴肅議題如何讓大家有意識地學習預防模式,向過去的經驗學習、檢討災害破口,吸收災害歷程轉化為減災預防災害的能量。用創意且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的每一個未知災害。
延伸閱讀:
[1] 地震に関する地域危険度測定調査 地域危険度一覧表(区市町別)
[2] 建物の不燃化を推進し、燃えないまちづくりを目指す、新しい助成制度ができました!